时间: 2023-10-23 浏览量:991
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当代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系统清理和阐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上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不懈追求,这一追求体现为通过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并最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使中华民族真正站起来了,并开启了从模仿、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到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提出了通过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他一方面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另一方面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形象地比喻为“小康社会”,并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采取科教兴国战略、分三步走的战略来实现;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看作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途径,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老路的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从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五个文明”协调共同发展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深化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强调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就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重大原则,既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心骨和正确方向,又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第二,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肯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许多卡点瓶颈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予以解决,强调发展依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不过这里所讲的“发展”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而是指可持续、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完整、准确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且明确了2035年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并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生态观出发,要求我们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在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中追求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把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突出特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相互联系的原创性概念,分别从生态本体论、生态价值观以及人类实践与地球生态系统有限性的关系三个维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有机共生关系,要求我们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修复优先的方针,在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上追求绿色低碳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3]这不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们在追求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也从根本上规定了我们应当追求什么样的发展。具体说:
第一,只有坚持把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原则基础上,才能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的质量。对于为什么必须把发展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基础上,习近平从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演替之间的关系、对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三个维度展开了分析。从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维度看,由于人类和自然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生命共同体,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生态环境,人类只有在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从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演替之间的关系维度看,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诞生与繁荣提供了必要基础,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造成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楼兰文明的衰落。因此,必须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4]。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从对粗放型发展方式反思的维度看,习近平既肯定西方现代化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批评西方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边污染、边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创伤。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和取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指出我国长期流行的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注重追求发展速度和发展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也造成了畸形的国民经济结构,并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5]的特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念,转换发展方式,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既是实现可持续、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质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第二,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才能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区别开来,从而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价值取向。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分离、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对立以及通过暴力方式实现的畸形、片面的西方现代化不同,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 “从二零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可以说,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符合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价值取向。
第三,只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才能真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发展。“发展”既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二战”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民族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问题。“二战”以后,刚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和如何发展的问题。为了将这些刚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阵营,美国学者刘易斯、罗斯托等人根据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为这些刚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地区构建了现代化理论。其现代化理论基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二分,把落后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其内部的传统性,要求落后国家抛弃其内部的传统性,拥抱现代性,并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把经济蛋糕做大,以实现现代化。这里所讲的“传统性”是指落后国家呈现的面貌,“现代性”则是指发达国家呈现的面貌,实际上是要求落后国家照搬西方现代化的经验,走全盘西化的现代化道路。这种现代化理论所指导的现代化实践的突出特点是把发展主要归结为“经济增长”,由此导致了“二战”后全球性的“增长热”。这种现代化理论所指导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虽然经济总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变革而又导致了贫富分配不均、政治腐败、文化价值观断裂和严重环境问题。正是在反思这种现代化理论所秉承的发展观和实践后果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重视人的精神需要和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发展观。习近平在肯定上述发展观是人类对发展问题探索的宝贵财富的同时,也指出上述西方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发展的经验基础上的,既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和实际,也没有充分考虑全球自然资源的制约,因而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如何通过发展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孜孜追求。在探索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在统一关系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和具体举措。新中国建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把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落后的农业国状况、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发展的主题加以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注重农、轻、重发展比例以及不同区域发展的协调问题,提出了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和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以保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并把环境保护写进了宪法,使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的同时,先后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沿海与内地非均衡发展又相互促进的“两个大局”发展战略,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基础的“科教兴国”战略,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对实现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的作用,要求发展不仅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而且应当注重人口资源与环境、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科技创新的主导下,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同时,也强调发展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数量与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把发展的根本目的归结为促进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要求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念,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工业文明下的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并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肯定我国依然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从生态制约、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党的执政目的出发,论述了转换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价值,其核心是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转换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而把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转换为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追求速度、数量和效益内在统一的高质量发展。
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和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如何评价发展?”[7]这些是习近平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得习近平一方面强调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发展,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脱离发展谈论生态文明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必然流于空谈;另一方面又通过区分“真发展”与“假发展”、“好发展”与“坏发展”来解决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和如何评价发展的问题。在习近平看来,所谓“假发展”就是指西方现代化那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协调、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的发展,所谓“真发展”就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大家一起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所谓“坏发展”就是指建立在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基础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单纯追求速度和数量增长的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所谓“好发展”就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协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又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既看成发展的主体,又看成是发展的目的和价值归宿,并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有获得感、幸福感看作是评价发展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基于以上对发展问题的理解,习近平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历史方位出发,立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把握新发展阶段,(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二十大报告继承和发展了习近平上述思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坚实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发展依然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不过要求我们应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必须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8]。这不仅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尽快在全社会形成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的绿色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而且要求我们坚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9],必须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树立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观念,通过优先发展教育,为党为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并立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完善党领导下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健全和强化举国体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加大对科技研究的投入,深化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的科技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的生态体系;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并“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0],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技术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
四、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论、整体论的方法论展开生态环境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观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点。习近平一方面强调“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1],另一方面又强调应当带着问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十八大以来,党正是立足于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并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生态制约、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党的执政目的等维度论述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问题,并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关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绿色低碳发展与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民族国家的绿色发展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这一问题;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协同思维,提出了建立党的统一领导和顶层设计、各级党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问题,实现了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进一步强调了“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观念”对于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指导作用,而且强调了坚持上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坚持问题导向”和“坚持系统观念”的方法论使得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立足于人民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2];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人类与自然处于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有机关系中,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从系统论和整体论的辩证思维出发,要求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流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相结合,在发展中保持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坚持协同论的辩证思维出发,强调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在共同协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形成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机统一;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的辩证思维出发,要求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涉及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与督导体系建设等内容在内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以国家重点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保证和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当代价值
首先,二十大报告中所阐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一步深化了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十八大以来,党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生态制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生态转向、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三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形成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创新,并以此为基础作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这主要体现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出了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通过“五个文明”共同协调推进的生态文明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党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目的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强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法律上、组织上、体制上、作风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和方法,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话语权。党的二十大报告继承和深化了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其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反复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3];强调应当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和低碳化看作是践行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的关键,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既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其二,党的十二大报告要求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14]这不仅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遵循“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五个文明”共同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而且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通过绿色低碳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其三,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转化为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把能否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放到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战略地位,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把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看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四,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用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协同观念以及“两点论”与“重点论”有机统一的辩证思维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在保证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协同推进降碳、减排和经济增长的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到人民群众关切的生态问题上,强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把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充分体现了其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性的价值取向。
其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确立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奠定了基础,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与价值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尽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保证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这既确立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又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特质和价值取向。(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体来说,西方现代化是在将科学进步等同于社会进步的现代性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以资本宰制人和自然为基础,依靠掠夺和暴力方式,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的边污染、边治理的现代化,从而必然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贫富不均和两极分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畸形的片面的现代化。对此,习近平在肯定西方现代化创造巨大物质文明的同时,一方面指出西方放任资本逐利和缺乏道德支撑的现代化必然难以支撑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只会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与违背公平正义和无法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调“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15];另一方面指出西方现代化造成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生态灾难,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应当照抄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而应当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发展之路”,即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并从五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特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习近平的上述思想,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生态文明发展新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应当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教育、人才与科技看作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基础。
最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所阐发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及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6]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把上述内容看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五个文明”共同协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坚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的文明交流与互鉴的新型现代化;(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新贡献”[17],是基于中国国情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科学回答的结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和经典现代化理论,又超越了社会主义既有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在现代化问题上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并立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文明史观,通过生态文明发展现代化新道路完善和提升了人类文明,因而必然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简介:王雨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奕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云梦学刊》2023年第1期